时间:2022-09-21 02:56:09 | 浏览:300
10月28日,笔者驱车行驶在宽敞平坦的沿长江旅游道路上,两旁的民居掩映在苍翠欲滴的万亩甘蔗林中,长江碧波荡漾,风景美不胜收,令人神清气爽。
沿长江旅游道路总投资2.7亿元,全长24公里,宽7米的路面用沥青混凝土铺成。这条道路只是江阳道路交通建设飞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它的建成通车得益于江阳区全面推行“全域农村公交”和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3年攻坚行动。
过去,路烂车辆少
“10多分钟不见一辆车”
10月29日,笔者拜访了一位与泸州交通打了近40年交道的老交警陈嘉生。今年69岁的陈老见证了江阳交通的蝶变过程,他的交通故事把时间拉回到1986年,那时他已经是一名小有名气交通执法人员了。
“主要公路都没几条,更别说乡村公路了。”陈嘉生回忆,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泸州很多地方都没有通公路,仅有的几条公路除国道外,全部都是碎石路面,弯多坡陡不说,还因缺少维护坑多不平。在这样的路面上驾车,不仅毫无乐趣可言,可以说完全是受罪。这种状况到上世纪80年代初都没什么改变。
一次,陈嘉生和同事出去检查安全,坐在车里必须紧紧抓住前排座位的靠背,扎牢马步,时刻提防汽车颠簸时脑袋与车厢“亲密接触”,半天下来就手软腿酸屁股疼,比抬一天石头还累。这还不算,在这样的路面上行驶的车辆还经不住折腾老抛锚。从泸州到宜宾仅110公里,但要用6、7个小时甚至8个多小时才能赶到。
“当时的车流量小。就拿长江大桥桥南来说吧,每天车流量才几百辆,有时候10多分钟也看不到一辆车。”陈嘉生介绍说,那时候的小轿车特别少,只有市政府或县区政府及一些大型企业才有小轿车。很多单位和部门都没有工作用车,更不用说私家车了。那时常见的小汽车就是用帆布遮挡的吉普车,最高档的就算皇冠了。“我们在路上执勤,偶尔会看见一些大型企业接待贵宾的皇冠车,总会注目许久。”
上世纪八十年代时,由于很多地方不通公路,人们出去办事只能走上几十里的小路才能坐上汽车。就算通了车的地方也因车少人多,一些坐不上车的人也只有步行了。还有一些“有能耐”的人会搭货车,坐在喝风吃沙的货厢上看着那些步行的人得意万分,而靠脚赶路的人看着那些搭车的人也是羡慕不已。
据资料记载,到1996年区划时,全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公路为27条(段),225.21公里;村级公路41条,106.6公里;专用公路1条(沙茜路)2.4公里。
现在,四好农村路
“全域公交开到家门口”
要致富,先修路。
时间回到2018年10月26日,通滩至宜定沥青混凝土公路改造工程已通车,群众欢呼雀跃,直夸政府为老百姓干了一件大实事。这是江阳区今年计划投资10亿元,目前正在实施的10多个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
要实现“全域农村公交”目标,修路是关键。
2016年,江阳区实施农村公路提档升级“三年攻坚行动”,采取“政府规划、政府建设、企业运营、政府监管”的模式,投资16亿元,改造提升道路400余公里。构建了以国省干道为骨架、县乡道路为连接、村社道路为脉络的交通运输网,实现了以城镇为中心枢纽、村社为连接基点的全域畅通出行网,高效推进全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效破解了群众“出行难”的瓶颈。
2017年,江阳区被评为全省第一批“四好农村路”示范县,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江阳区89个行政村全部通了水泥(沥青)路,而农村公交的全覆盖运营,让广大农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安全便捷、舒适实惠”的交通运输发展成果。
“感谢党,感谢政府修好了这条路,我再也不担心孙子上学的安全了。”石寨镇久桥村村民王大爷表示。
“开通了农村巴士,两块钱在家门口就能坐上正规的公交车,又便宜又安全。”江阳区黄舣镇永兴村村民蔡泽英表示,公交车没开通之前,出行只能靠步行或打“野摩的”,价格高还危险。蔡泽英坐着公交小巴行进在乡间道路,一片片蔬菜基地,一排排小洋楼,幸福美丽新村跃然眼前。
出门便是路,抬脚便是车。江阳区全面推行“全域农村公交行动”,目前已开通农村公交线路44条,投入运营车辆120余辆,并在全省率先启用纯电动新能源公交车,实现了镇街到城区开通城市公交,镇街与镇街、镇街到村、村与村之间开通农村公交,形成了城乡无缝换乘公交网络,惠及群众40余万人。
1996年以来,江阳区桥梁建设也取得长足发展。规划、新建、改建桥梁12座,取缔渡口19个。
“农村公交开行后,已为村民节约出行资金4000余万元。”江阳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政府除全额拨付上级燃油补贴等资金外,对公交公司予以每车每年5万元补贴,解决开得起,留得住的问题;从2015年7月开始,江阳区新发展的农村公交将采用新能源车,补贴将在每车每年5万元的基础上再增加2.5万元。
据了解,江阳区还不断强化监管机制,与公交公司签订安全协议书,并在每辆公交车上配置安装GPS智能调度系统及3G视频监管系统,落实专兼职人员责农村公交的开行工作以及开行后的道路管理养护和安全检查工作,确保安全运行。
未来,智慧大交通
“全方位服务便民惠民”
公路修到家门口、出门就坐公交车,这是如今江阳区农村交通的真实写照。
“进一步提升道路的标准和等级,让人民群众满意。”江阳区主要负责人提出更高要求。
“大力实施路网提升工程,把农村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产业布局调整、文明新村建设和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江阳区交通局负责人介绍,到2020年,江阳区将按照村道路面不低于5.5米的标准,新提升改(新)建干线、支线、联网道路150余公里,全区行政村道路路面100%实现白加黑,打通区域内所有的断头路、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联网路,形成“干支相联、区域成网、内畅外快”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格局。同时,大力实施“社社通”工程。填补村与村、社与社之间公共交通空白,以现有公交路线为基础,不断拓展延伸农村公交覆盖范围和通达深度,逐渐消灭村社区域公交覆盖盲区,实现“行有所乘”需求目标,打造“农村公交开到老百姓家门口”的便民公交网络。到2021年,新增公交线路20条,实现全区社社通农村公交。
7月20日,江阳区况场街道游湾村的公交车都安装了智能刷卡和扫二维码装置,村民可刷卡或扫二维码乘车。这让村里人享受到了与城里人一样便捷的出行。目前,全区已开通江北、丹林、况场、石寨等镇街39条线刷卡农村公交83辆。
据悉,江阳区将大力实施“优质服务”工程,不断优化城乡公交运行配套设施,规划新建首末站5个、打造城市公交线路4条,让老百姓享受到与城市公交一样的方便、快捷、舒适的出行体验。充分发挥“互联网+公共交通”系列功能,新增智能服务系统,借助对农村公交车辆的实时定位,为人们出行提供车辆预约、动态班次查询、手机购票、车辆拥挤度等便捷查询服务。到2020年,所有农村公交线路实现智能刷卡、智能购票服务。
“我们还将探索‘个性化’服务,使农村公交的服务不仅特色化,更具人性化。”区交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科技园区将探索郊区旅游专线定制农村公交智能预约等个性服务,结合乡村旅游发展,着力试探节假日特色专线农村公交线路,以线路规划,站点设置为重点,极力满足市民绿色出游需求。
10月27日,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MU5790航班平稳降落泸州云龙机场,标志着泸州民航运行近30年来的第一架过夜运力顺利抵达。
据悉,从28日起,全国民航将执行冬航季航班计划。在2018年冬航季,云龙机场将通航到北京、上海、深圳、贵阳、昆明、杭州等21个城市。到2020年,泸州云龙机场预计将开通40条国内航线、5条国际航线,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将成为川渝滇黔结合部区域航空运输中心和国际空港。
泸州铁路大动脉的不断延伸,必将为江阳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从市交通获悉,当前泸州铁路建设围绕"三路一总站"建设目标,正在多个方面发力。川南城际铁路(泸州段)加快建设,力争2020年建成;渝昆高铁泸州段和城北高铁枢纽站力争尽快开工、泸遵铁路"变性""提速";叙大铁路年底通车,叙毕铁路加快建设,隆黄铁路扩能改造加快推进,加快打通成都经泸州通往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的铁路南向大通道。
近年来,泸州着力推进与重庆、贵州等省市的大通道建设,高速公路总里程455公里,川南第一,2016年实现县县通高速;加速推进泸州到永川、泸州到荣昌高速公路、谋划渝赤叙高速公路,实现6条泸州至重庆的高速通道,融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加快叙威、叙古高速古习段、成贵高速泸古金段、古仁高速等7条泸州至云南、贵州高速公路出川大通道建设。预计到2025年,泸州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超过850公里,全面构建"三纵四横二联一绕城"高速公路网。
未来,江阳交通一片光明。而作为泸州主城区的江阳,必将接着改革的东风,一路将快乐之车开往幸福。
按照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的规定和专家组综合评估,经江阳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决定。自2022年9月15日19时起,正和·金州国际B区(泸州市江阳区蓝田街道江南路
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相关规定,经专家充分论证,现将江阳区风险区详情公布如下。一、高风险区(10个)正和·金州国际B区(泸州市江阳区蓝田街道江南路3段96号)桥角角茶馆及周边楼栋(泸州市江阳区蓝田
袁玉华 封面新闻记者 徐庆 刘学懿供图9月23日下午,中国共产党泸州市江阳区第十次代表大会在江阳会堂开幕。肩负全区2.6万余名党员和76万江阳群众的重托,来自全区各条战线的近300名党代表汇聚一堂,为“建成千亿强区、奋进全国百强”出谋划策、
金秋九月,瓜果飘香。在泸州市江阳区广袤的大地上:车间里,工人忙忙碌碌;项目现场,挖掘机挥舞着巨臂;商场超市,货物琳琅满目……江阳区强力攻坚实体经济,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董允坝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实体经济是经济巨轮乘风破浪的“压舱石”“稳定器”
“我们区供销合作社按照四川省供销合作社关于‘三社’融合试点的要求,选定在通滩镇凤龙村的创铭园农业专业合作社试点。这对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提升农村合作经济发展层次,增强供销社为农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巩固党在
“地面平整了、停车规范了,老破小焕新颜,居民们心里喜滋滋的。”泸州市江阳区南城街道国窖社区党委书记谢世林说,老旧小区改造将自强书店引驻小树林小区,是老小区的喜事。李家平 摄近年来,江阳区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着力水电气、道路、供排水、供
四川在线消息(张红 胡容 记者 魏冯)3月18日,“大江之阳共创辉煌”2020年江阳区招商引资暨重点项目网络推介会在泸州市江阳区融媒体中心演播大厅举行。这是疫情期间江阳区以特别形式举办的投资推介会,吸引了5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商协会代表
在今日举行的四川省服务业发展大会上,通报表扬了一批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泸州江阳区榜上有名。“抓好发展是战胜疫情的前提,要为发展营造出一个高效的政务环境、良好的生态环境、安稳的法治环境,为企业发展服好务,把疫情损失夺回来!”在江阳区召
最新消息江阳区被确定为全省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示范提升行动试点区域!昨日,泸州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示范提升行动工作会召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副指挥长鞠丽在会上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示范提升行动作出安排部署。江阳区被确定为全
泸州古称名江阳,今日江阳区是中心夏商时属梁州之域,周代属巴国辖地。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和司马错灭巴、蜀,同年设置巴郡辖有包括泸州在内的大片土地。西汉景帝六年(前151年),封苏嘉为江阳侯(对此有人有异议立此存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