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7:44:26 | 浏览:2554
“已经十多年都没有遇到过这种干旱的天气了,不要说地里庄稼活不了,连自己喝水都要成问题,今天他们送来的几桶水,又够用几天了。”8月13日,看着纳溪区护国镇消防救援站送来的满当当几桶水,打古镇新阳村居民潘邦明发出感慨。
连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打古镇偏远坝区群众生活用水严重缺乏。为切实解决农村群众季节性缺水期间饮水困难,打古镇党委政府加强应急保供,采取上门送水、打井取水和寻找天然水源等方式,多措并举,千方百计为群众“解渴”。
“蓝朋友”送来清凉水,如沐春风
“看嘛看嘛,救援站的‘蓝朋友’给大家送水来了,你们快把桶桶拿来装水哟。”在打古镇新阳村办公室旁,几名身着蓝色作训服的护国镇消防救援站指战员正从送水车里将清澈的水引入一个个桶中,前来接水的新阳村居民笑称他们为“蓝朋友”,并纷纷拿出手机,高兴地拍小视频发“抖音”。
护国镇消防救援站指战员从取水车里引出清澈的凉水。邓建刚摄
据护国镇消防救援站指导员蒋天银介绍,一车水大约有6个方,水源自于黄桷坝水库,水质优良,可以直接用于家庭生活用水。
“我们把家里能装水的‘家伙’都带来了,这些水够我们用好几天。”当日,前来接水的新阳村居民就有20余户,他们纷纷将收水稻的“半桶”、做饭的锅和各种类型的桶都拿到送水车旁,高兴地等待着接水。
护国镇消防救援站指战员为前来接水的群众装水。邓建刚摄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协调护国镇消防救援站送水近100个方,下一步还将持续为新阳、松林、黄桷等这些距离水库较远的村开展送水行动,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用水,直到旱情结束为止。”打古镇水利站负责人龚泽宇介绍说。
村干部引来暖心水,守护民心
“双家有个高书记,起早贪黑搞不赢。白天忙着大小事,傍晚忙着送凉水……”连续40多天未下雨,打古镇双家村支部书记高德平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为了解决群众用水困难,他便开始利用傍晚时间开着皮卡车为群众送水。久而久之,村民口中就开始传着这首“打油诗”。
“曾嬢嬢,快点把你的‘家伙’拿出来,我们给你送水来了。”凌晨12点多,本应是休息的时候,然而高德平却还带领着村干部们忙碌地为缺水群众送水。
深夜,高德平为缺水村民曾文英送去清凉的生活用水。介福容摄
打古镇双家村同样属于偏远坝区,村内70%群众都使用自来水,连日的干旱天气,加上自来水管道距离长,处于自来水供应末端的群众便缺水严重,同时村上曾经使用的老井基本也干涸废弃,导致群众用水困难。
“我们已经连续为缺水群众送水快半个月了,一天要跑五六趟,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十一二点。”据高德平介绍,自出现缺水情况后,村两委便出钱出力,投资2万余元,一方面是通过租用“送水车”,挨家挨户为缺水群众送水,每天送水达到三四个立方;二是购置提水泵和增压罐,铺设水管500余米,从尚未干涸的老井内将水抽出引到原来的自来水管网中,大大地解决群众用水难问题。
傍晚时分,高德平将水送到村民家中。介福容摄
“我们的村干部们个个年轻肯干,肯主动为我们老百姓想事情,解决困难,我们是看在眼里,暖在心里。”双家村村民曾文英称赞道。
“志愿者”寻来山泉水,引出希望
紫微村大学生志愿者们行走在山间寻找水源。邓建刚摄
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地表温度高达40度。然而,在打古镇紫微村,三五名身穿“马甲”的志愿者不惧酷暑,穿梭在山林中,寻觅天然水源。“何支书,我们在寨门湾洞口处找到一处天然泉水,水量很大,你快来看看。”二十岁出头的大学生志愿者秦正强与伙伴们经过几天的努力,终于在一处悬崖峭壁中找到了一股山泉水,摸着透凉的泉水,秦正强兴奋地向紫微村支部书记打电话。
摸着冰凉的天然泉水,秦正强与小伙伴们激动不已。邓建刚摄
紫微村与合江毗邻,地形以山坡为主,农户用水基本以山泉为主,但由于长时间的干旱,很多水源已干涸。为了解决群众用水困难,紫微村结合自身实际,便组织村干部与熟悉地形的志愿者们上山寻水。
“这下村民们的饮水问题不用愁了。这一处水源,量很大,利用起来可以满足七八十户人使用,而且水质好,没有任何污染,可以直接饮用。”看到从石缝中涌出的天然泉水,紫微村支部书记何碧宣也难掩激动的心情。何碧宣表示,接下来他们将铺设水管将此处水源引到村上的蓄水池供大家使用,同时还会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将现有的20立方蓄水池扩建到50立方。
“目前,我镇农村居民用水困难依然很严峻,我们已经建立农村供水应急预案,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用水、先地表、后地下’原则,科学制订供水计划,及时寻找应急水源,加强供水监管,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和饮水安全工程管护工作,同时利用微信群和微信公众号发出节水倡议书,号召居民节约用水,提倡家庭一水多用等,实现清水长流,村民常笑。”打古镇党委书记叶婧岚介绍说。
作者:邓建刚、韦旭
单位: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人民政府
原标题:下沉一线办实事 服务群众“零距离”宜春市袁州区柏木乡探索建立党建网格化“联户包干”基层治理模式显成效 群众有所盼,治理有所为。 “柏木乡结合实际,探索推进党建网格化‘联户包干’,将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下沉到基层一线。”宜春
来源:人民网-湖北频道方滩乡位于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西部,横贯境内的堵河由此汇入汉江,是一个典型的库区乡镇。自1985年建乡以来,方滩乡一直有着张湾区“最偏远、最贫穷、最薄弱”的“三最”乡镇之称。近年来,方滩乡坚持目标导向,靶向推进基层社会治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刘广超 通讯员 张星4月24日晚上20:00,在漯河市郾城区集中隔离点,7辆大巴车到达隔离点等候着。随后,经过隔离点工作人员严谨的工作流程,143名隔离人员带着行李有序走出,陆续登上大巴车,踏上了回家路。在他们解除隔离后
河南经济报 记者 闫德军 通讯员 王金成 杨露长葛市古桥镇以“五星”支部创建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见实效”,乡村环境“展新颜”。健全人居环境整治机制。长葛市古桥镇采取“镇、村、组、群众”四级联动形式,完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通过“村内建社区工厂、村外建现代农场”这一有效举措,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使很多困难群众的收入得到极大提升。建安区五女店镇大王寨村原有一片废弃荒坑,经镇政府投资
“我们的税务业务都可以在一个窗口集中办理,综合去受理,办事效率也特别高。“11月19日,在南乐县大数据中心,办事群众王晓辉高兴地给办税人员竖起大拇指,”我们有一些不懂的、不会的,他们都会积极去引导,我觉得他们特别棒。“(图文/王峥 佳鑫)南
来源:【新乡日报】凤泉区始终坚持“一手抓创建达标、一手抓常态长效”的两手抓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各项工作。4月25日,凤泉区区长丁文广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把创建过程变成回应群众关切、办好民生实事、增进群众福祉的过程,以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为进一步推深做实党史学习教育,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得更细更实,合肥市蜀山区各单位结合实际工作,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及时转化成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让群众笑容成为最美风景。168名党员干部立下“军令状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连日来,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党史学习教育的部署要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千方百计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4月9日,双堆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焦磊)“这是您的一斤芹菜,5个土豆,还有葱姜蒜。”“这是您的一袋面粉十斤,20个鸡蛋。”……4月27日下午,枣强县温馨家园小区,枣强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张树伟和同事抱着一包包的蔬菜和日用品,不停地在各栋居民楼里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