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6:09:22 | 浏览:3180
这里,复苏的力量正得以汇聚。
全域公共交通的逐步恢复,带来了出行便利;有序春耕生产,带来了多彩颜色;街道热闹起来,忙碌的样子丰富而温暖。企业开足马力抢抓进度,带来了经济活力,13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面复产或部分复产,11个市、区级重点工业项目均已复工。
全域公交全面开通 陈希 摄
“动”起来的龙马潭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疫情防控协调推进,奋力夺取“双胜利”。
集市喧嚣,原生活场景上演
3月27日一大早,家住龙马潭区的叶秀云老师来到红星农贸市场采购食材。嘈杂的声音,混杂着各种气息扑面而来。叶老师熟练地找到一家蔬菜摊点,摊前堆满了新鲜的各色时令蔬菜。
红星菜市场 陈希 摄
“5元一斤,多买一点嘛。”菜农一边往叶老师的袋子里装胡豆一边说。
“够了够了,现在每天都能买到新鲜蔬菜。”叶老师一番推辞后,又买了一条活鱼。
“这段时间,来买菜的人越来越多。”红星农贸市场协管员赖金奎说。疫情严重的那段时间,一家人只能一人进市场买菜,买一次菜要吃几天,很多人用背篼或是拉着推车来购买。现在市场恢复正常,大家的菜篮子变“轻”了。
红星菜市场 陈希 摄
“你看嘛,这一大片都是专门让附近农民卖菜的地方。”赖金奎指着旁边长长的菜农摊点说,前段时间,市场上只留常驻摊子,流动摊贩全被取消。随着风险级别的调低,农民又可以进城卖菜了。
“牛皮菜1.5元1斤,土豆2元1斤……”菜农阮开兰大声向前来买菜的市民吆喝着。看着大家围拢过来,阮开兰很开心:“现在全域公交正常开行了,进城卖菜只需2元钱车费,非常方便。我已卖了10多天菜了。”出门的人越多,菜也就卖得越快。农民上午卖完菜,下午回去还可以继续干农活。
红星菜市场 陈希 摄
红星农贸市场是龙马潭区城区最大的综合性农贸市场,因为“粮油菜米面”一站式配齐,这里也是该区人流量最多的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现在进入红星农贸市场的人流量日均1万多人次。
同时,位于龙翔社区的58菜市场也开放了。记者看到,市场内所有摊位全部营业。在各个摊点上,熟食、蔬菜、豆制品、生鲜水产等商品琳琅满目。龙马潭区的21个农贸市场已于3月21日全面开放。
早市“复出”,“愿望清单”一一实现
人间烟火味,此刻最慰心。
“老板,来两笼包子。”春雨路上,一家包子铺老早
随着四川省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后,车水马龙的街道,热闹的早餐店、火锅店、咖啡厅再次重现。
“恢复堂食了,来吃早饭的人开始多起来。”李雪说,疫情给她的生意造成了一定影响,但随着疫情形势的持续向好,店里生意也逐渐恢复。
一笼笼包子散发着香气与热气 陈涛 摄
这段时间,郑淞每天很早就来到自家商铺——西南商贸城必多超市,打扫卫生,整理货物,开门迎客。
“从3月1日开门到现在,期待生意一点点好起来。”郑淞说,疫情严重的那段时间,作为退伍军人的他,主动到社区当志愿者,负责小区疫情防控宣传。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品一顿美食、购一件新衣、赴一场约会……是不少人的“愿望清单”。随着龙马潭区下调为全省低风险区县,这样的愿望都能一一实现。
万达火锅店 陈希 摄
随着全区所有商场的营业,区级多部门发出倡议,鼓励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带头消费,各单位积极组织工会活动等,带头促进消费。
“市场复苏需要这种倡议,这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好,更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体现。消费者的信心也将被进一步提振。”龙马潭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活力再现,高质量发展步伐不停歇
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人们的生活回归往昔。花瓣飘来的方向,大家手中的相机透过枝丫,聚焦着整个春天。
此时,余欣紊一家人也回到工作岗位——广州中山裕豪制衣厂。
“每天都很忙,经常加班,因为工厂积压了很多订单。”余欣紊在电话中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他们回老家胡市镇三教村,因疫情原因留在乡下。看到村上工作人员忙不过来,他们主动去当志愿者,协助村组干部在卡口测量体温、发放宣传资料等。工厂复工复产后,他们办好健康码回到广州。
在龙马潭区,参加了疫情防控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如今已回到工作岗位,开启了新生活。
下班高峰时段 汪静 摄
另一边,社区工作人员也从重点抓疫情防控转移到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工作。
“从大年三十到现在,我们基本都没有休息过。每天早上8点开始上班,晚上12点才能结束工作。”红星社区党委书记李伟回忆说,前期疫情防控任务艰巨,社区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中。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现在社区所有业务都可正常办理了。“虽说疫情风险降低了,但防控工作依然没有间断。”李伟告诉记者,社区每天依然会对市场进行全面消杀。
按下重启键的龙马潭区,活力恢复正当时。
“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复工复产。”在龙马潭区召开的近期重点工作会议上,区委主要领导作出工作安排部署,全区将在抓好严防输入的同时,抓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等工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陈希 泸州日报记者 刘梅)
编者按:从湘西大山深处到长沙工厂一线,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湖南代表团到湖南母亲湖洞庭湖,从岳麓书院到马栏山,再到沙洲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考察调研湖南,察民情、听民意,为湖南发展确定新坐标,锚定新方向,赋予新使命。6月13日起,
谈起娄底,对于我这个并非娄底土生土长,但也生活了12年,一口“娄底塑普”的外乡人来说,脱口而出的无非是湘军领袖曾国藩、革命先驱蔡和森、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梯田紫鹊界、世界锑都冷水江、双峰农机……可这两年,每当我向外地的朋友介绍娄底时,我一定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持把产业和就业作为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的治本之举,持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带动脱贫农牧民增收致富。 多项衔接政策措施+金融支持,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为助
本报讯 12月14日,雅安市雨城区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圆满完成了大会的各项议程后闭幕。过去五年,雨城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准确把握人大的政治定位和工作定位,坚持与雨城区委同向、与政府同力、与人民同心,依法履行职责,主动担当作为,做了大
人勤春早功不负,奋斗实干启新程。浙江省重点工程——浙江时代锂电材料国际产业合作园的数百名建设者春节不停工,坚守岗位连续奋战,加紧进行一期厂房施工作业,保证3月底竣工交付。全国首批十大农民画村——余东村春节期间再次成为网红打卡地,村里随处可见
大河网讯(河南日报记者郭海方通讯员张帆)益生菌菌粉、益生菌制剂、益生菌发酵液、发酵食品菌种……12月4日上午,走进位于漯河市郾城区淞江产业集聚区的漯河微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各种益生菌产品令人眼前一亮。“我们一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年产菌粉30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孟向东 曾倩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物,让文物活起来,切实起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11月25日, 宛城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森在该区召开的文物保护工作会议上表示,宛城区将多措并举,统筹协调,压实责任
4月1日晚,太原市杏花岭区召开专题会议,听取近期太忻经济一体化发展杏花岭区建设情况汇报,并就下一阶段工作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区委书记、区长侯森主持会议并讲话。各专项工作组及杨家峪街道、中涧河镇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会上,侯森详细了解各专项工作
来源:光明网腰鼓、剪纸、民间绘画等等这些都是安塞的文化瑰宝,现在也是安塞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无烟动力”。3月31日“在这里读懂初心使命―网络媒体革命老区行”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来到了延安安塞区文化文物馆。(延安安塞区)安塞区民间文化资源丰
2021年服贸会金融展的“2021中国信用论坛”6日在京举行。主办方供图2021年服贸会金融展的“2021中国信用论坛”6日在京举行。主办方供图中新网北京9月6日电 (记者 夏宾)2021年服贸会金融展的“2021中国信用论坛”6日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