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1 16:04:53 | 浏览:405
人民网成都7月14日电 近年来,泸州市龙马潭区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人才工作决策部署,深挖优势、突破创新,围绕环境营造、阵地建设、平台打造、优质服务等方面,着力在人才“引、育、留、用”上狠下功夫,多元破解人才工作难题,采用“筑巢引凤+固巢养凤”双向人才战略,加快打造西南地区人才高地,助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勤练内功,着力夯实“筑巢引凤”优势基础
筑“优”政治引领,坚持党管人才理念。树立并完善党管人才工作的格局,充分发挥党的聚才优势效应。坚持把人才工作纳入“三重一大”上区委常委会研究议定事项;建立党政“一把手”抓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将其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党建工作述职专项内容;建立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定期召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总结提升、研究施策;注重政治引领和吸纳,调动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及“两代表一委员”等力量,当好招才引智“红娘”;适时调整完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运行机制,调优配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充分发挥党引领人才工作的政治优势。
筑“牢”顶层设计,优化完善政策机制。坚持精心施策,出台并完善系列人才保障政策、措施和机制。精心编制五年人才发展规划、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出台“龙马英才”新政、自贸区集聚高层次人才十二条措施和急需紧缺人才“十条措施”等系列人才工作政策;建立完善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龙马英才”评选制度等10余项人才工作制度;强化资金保障,每年投入2000万元左右的人才发展基金;建立专家人才库,开展专家决策咨询,发挥新型智库作用,引导优秀人才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造“3+N乡村振兴人才服务团”,借智聚力助推产业振兴和基层治理;选拔“特聘村主任”到村任职,出台《激励特聘“村主任”十条措施》;在泸州率先成立区、镇、村“三级”乡村振兴乡贤联谊会,吸纳乡贤人才1000余人参与乡村振兴工作;逐步探索成渝两地人才协同发展合作机制,持续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筑“强”软件硬件,打造四宜环境高地。充分挖掘龙马潭在川南“区位、交通、资源、产业、营商环境”等基础优势,提升城市软、硬件设施,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主动对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商、宜游“四宜”城市环境高地,努力提升城市吸纳英才的魅力;建成全省首家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开展“线上”“线下”人力资源和招才引智服务,引进人力资源企业24家,招工引才近2万人,产值达2.6亿元;不断构建良好的人居和营商环境,依托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全力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为外来人才施展才华和干事创业提供良好的市场化、法治化环境氛围。
2017年来,全区累计引进本科或中级职称以上人才2000余人,现有本科或中级以上职称人才5.6万人,其中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博士30余人,正高级以上人才(含柔性引才)80余人。
外树形象,努力彰显“固巢养凤”显性优势
固“牢”平台设施,创设人才发展空间。最大限度施惠于才,营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良性人才生态环境。打造高端决策咨询平台,组建自贸区决策咨询委员会,开展课题研究和制度创新,形成创新成果160余项;开展校地合作,建成川南医学转化院、四川大学泸州产业技术研究院、西南财经大学泸州自贸区研究院,开展柔性引才和项目研究,实现产值20余亿元;打造产业创新平台,建成人才创新和科研平台10余个;建成全省领先综合性人才服务平台--中国酒城国际人才港,囊括人才服务咨询、科研交流、就业培训、活动服务等多项载体功能;搭建人才交流对话平台,跨国籍、跨区域、跨行业开展各类人才交流、推介活动,累计承办人才类会议、活动近300场次,受理政策咨询、开展就业创业培训累计收益群体3000余人次,接待省市领导视察调研、外国人才访问、邻里市县考察累计100余人次。
固“深”人文关怀,提供优质贴心服务。开展贴心、温馨的人才服务,营造家庭般温暖和归属,最大限度表达地方爱才留才诚意。开展多元化的贴心服务,探索建立高端人才服务体系,制定服务高层次人才三十条措施和配套政策,实现人才出入境、子女入学、户籍落地、家属就业、医疗保障等15项服务全覆盖;优化服务举措,在高端人才之家,开展线上、线下“双线”服务;修建人才公寓400余间(套);区领导亲自挂帅,前往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活动,定期、不定期走访慰问高端人才及家属;开通人才服务绿色通道,建立区领导和区级部门“一对一”联系服务优秀人才制度;定期为人才开展送健康服务活动。贴心服务让各类高端人才自愿留居并续约合同,长年来人才流失率低于10%。
固“宽”培育渠道,营造重才爱才氛围。不断拓宽人才发展的专业化培育渠道,大力营造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的用人氛围。服务人才成长,激励人才献智献力、创先争优,开展“龙马英才”“龙马伯乐”评选奖励,激发更多优秀人才在龙马潭建功立业;聚焦中心工作,抓好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不断加快干部、人才提能培训,做好干部教育培训保障;不断提升干部学历,强化干部理论修养水平,开展各类干部人才读书班、递进培养班、重点专题培训班,进一步畅通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的培育渠道;聚焦经济和产业发展,强化产业人才培养,启动“十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为高技术、精专业、志向远的人才提供发展平台和研究渠道,不断激发高精尖人才的专业发展潜力,持续为地方贡智献力。
天地有盛情,山水总相宜。在双向人才战略驱动下,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迅猛,连续三年多项经济指标雄踞全市四县三区榜首。2019年,全区GDP增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先后荣获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强区、四川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区、四川省第二批工业强县、全省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区等殊荣。(余前)
(责编:袁菡苓、高红霞)
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今年澄江市克服前期降水偏少等不利因素,种植烤烟5.5万亩,目前正全力抓好中耕管理。云南澄江探索生态烟叶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下行、消费增速回落、产业结构调整、自然灾害频发等外部不利因素影响,澄江市稳步
郭玉红 封面新闻记者 曹笑 刘柯辰5月31日,封面新闻记者获悉,5月28日,四川泸州龙马潭区小市街道举行2021年泸州市“阳光问廉”活动。不留情面、不走过场,一个个犀利提问和暗访曝光问题,如“发点球”样精准指向问廉对象。现场群众投票“不满9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焦河洋 通讯员 马磊 吴金金“感谢爱心企业的帮助,我一定励志勤学,争取学成后回报家乡,把爱心传递下去,温暖更多人。”8月26日下午,平顶山市湛河区“光彩助学”捐助仪式暨“万企兴万村”行动表彰大会在区机关礼堂举行,曹镇
文 | 红餐产业研究院预制菜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滚揉、成型、调味等)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按照食用方式或加工方式,预制菜分为即食、即热、即烹、即配四类。美国和日本预制菜发展情况预制菜起源于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新时代催生新使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总体布局下,合肥庐阳区主动作为,瞄准长三角中心城市高品质核心区目标,紧扣三大功能区建设全新定位,深入实施三大战略,以首善之区的昂扬姿态在产业布局、开放合作、公共服务等方面
2021年是全面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年。在新的一年里,安徽省马鞍山市雨山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扣“两山”理念实践样板区、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区域一体
高铁北站坐拥国家农综区核心区、中央商务区、高铁新片区三大绝佳发展平台的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以重点工作攻坚突破为利器,抢抓崛起成峰的窗口机遇,一路高歌猛进。把握高质量发展的“风口”,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磁场”,寒亭区在重点工作攻坚突破中集聚起强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孔祥茹 东营报道2022年2月17日,杨国强在东营市第七次党代会上作《牢记殷切嘱托 勇担战略使命 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而不懈奋斗》报告。报告指出,要聚力深化改革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用足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8月19日讯(记者 王丹玉) 菏泽成武,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地方,处处跳动着绿色的脉搏,在呼吸间绽放着生态之美。近日,中国山东网记者实地探访成武县“创森”工作,看到风光秀丽的绿色画卷在菏泽市成武县徐徐展开。创森+生态建
本报讯(记者袁兆辉)8月1日,由中共山阴县委、山阴县人民政府主办的碳中和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山阴县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碳中和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山阴县相关单位、企业、乡镇负责人共300多人参加研讨会。据了解,举办碳中和创新发展研讨会,是山